(0)
沉檀香雅集
沉香在國內 - 寫下中華文明絢爛一筆
2014-09-05
中國香文化幾乎和華夏文明同時起源。專家介紹,從最早有文字記載開始,中國香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部分已經登上歷史舞台。沉香文化在國內的歷史軌跡是如何發展的?本篇就這個方面進行挖掘和??梳理。 香文化在中國的歷史傳承,經歷了從最初只作為祈求上蒼保佑的祭祀活動,到後來把香料融入熏香、配香、點香、灑香、沐香等日常活動,再到以香料入茶、入藥、入紙、入墨、入扇、入酒等藝術行為化的發展過程。它不僅見證了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歷史文明,更在其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僅流通於上流社會漢代始有用香記載 在古代的中國,沉香這種香料雖然被冠以“香冠”之名,但它卻不如其他香料那般融入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古以來,它就作為一種珍貴、罕見的自然資源,被掌握在極少數權貴手中,被世俗生活所憧憬。

換言之,沉香所代表的文化自古以來就是一種奢侈的貴族文化,它流傳在中國古代權貴、富豪、文豪、居士所組成的上流社會中,是尋常百姓、世俗生活根本無法觸及。這樣,沉香自然而然被賦予了一種獨特的神秘感和尊貴氣質,在中國香文化的歷史上展現著優雅和高貴的生命力。 專家介紹,中國人民是從何時開始使用沉香已無從考證。由於早期的中華文明主要發源於黃河、長江流域,相關的文字記載也都集中於此,再加上沉香對於溫度和濕度的要求極其苛刻,導致其只能生長在亞熱帶氣候的邊陲地區(現廣東、廣西、海南等地),所以在漢代以前,中國古籍中都沒有使用沉香的相關記載。然而,從現在包括廣東、海南等地區所保留下來的開門燃沉香木的習俗來看,沉香似乎很早以前就或多或少地和這些邊陲百姓們形成了一種共生的默契。 據介紹,中國香文化到了漢代,已經具備了相當的規模。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國家版圖的不斷擴張,香文化的影響力已經擴展到兩廣和海南等邊遠地域。

同時,絲綢之路打通了中原地區和西域的交通,海上交通也初具規模,使得一些生產香料的邊遠地區(我國的海南和兩廣地區、越南北部以及當時的南洋諸國)所產的香料得以進入中原文化發達地區。由此,沉香文化開始進入中國香文化之中。 沉香作為一種油脂性香料,具備與其他木本、草本香料不同的特殊性,且沉香香味高雅,韻味深厚,原料稀有珍貴,與中國主流的佛、道、儒學思想很好地結合到一起。同時,由於沉香從邊陲偏遠地區進入中原核心地區需要經過長時間運輸,導致沉香成本增加,再加上沉香採集和整理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沉香多作為地方對中央的貢品,尋常百姓難以接觸,沉香的尊貴性和神秘感得以體現,受到了漢代統治階級的喜愛。 有關沉香的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西京雜記》:漢成帝永始元年,寵妃趙合德贈與趙飛燕的賀禮中包含有“沈木香”。 “沈木香”是早期對沉香的稱謂之一,從名稱上來看,

“沈木香”的大意為“可沉入水中的木頭”。東漢楊孚的《異物誌》中有“木蜜”的記載。據專家介紹,“木蜜”亦是古時對沉香的一種稱謂,從字面上看,大概是指沉香香味甜、涼,帶有蜜感。從最早對沉香的記載和稱謂看,沉香被人所認知的特點主要還是“入水可沉”和“香味甜、涼”兩點。   

魏晉南北朝沉香藥用價值被發現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香文化的發展進入成熟期,香料也已開始作為藥材而被廣泛使用。此時人們也逐漸意識到沉香作為一種中藥材的珍貴性,其藥用價值開始受到重視和追捧。世人對沉香的認知也上升到理性認識。 晉代嵇含編纂的《南方草木狀》中記載了大量中國南方植物的特性,其中便有描述“蜜香”(沉香)特性的文字。南朝著名醫學家陶弘景認為沈香可以“療惡核毒腫”。但是由於沉香資源珍貴,市面上較為稀缺,所以一直沒有作為藥材大範圍使用。 隋唐佛學文化鼎盛加速沉香文化發展 到了隋唐時期,佛學文化和香爐文化的鼎盛也加速了沉香文化的發展。在宗教方面,沉香由於其結香形式的特殊性——形成於自然巧合之下,暗合佛教機緣造化之說,再加上沉香香氣清雅、燃燒時煙氣青白,直上雲霄,使得沉香在許多宗教中被稱為可與上蒼溝通之聖物。 同時,隋唐時中國強盛的國力和發達的水陸交通滿足了沉香被大量開採、運送的各方麵條件。


沉香的使用和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及。 另外,從隋代開始,沉香被用於木質建築中,建造沉香亭、沉香閣。因為沈香不僅可幫助木質結構驅蟲、防腐,還可以使建築內部有一種優雅的香味。據記載,唐明皇國舅楊國忠在建造自己的宅邸時,大量使用沉香,奢侈之極可見一斑。 據悉,這一時期,中國的沉香文化開始影響周邊地區,譬如,唐朝的香文化在這時流傳到日本,受到日本主流文化的歡迎。 宋明時期奠定“文人四藝之一”基調 到了宋明時期,香文化隨著儒學文化的進一步發展而不斷壯大。沉香除了仍在宮廷中使用之外,也成為當時文人雅士文化生活中使用的頂級香料。 據介紹,當時文人之間盛行焚香、烹茶、掛畫、插花等多種高雅精緻的藝術生活,被稱為“文人四藝”。其中,沉香焚燒時散發的那種高雅、清幽的氣息被眾多文人雅士所推崇,成為一種高端的精神享受。詩詞界也有了不少詠香的作品。宋明時期的沉香文化所代表的不僅是奢華和尊貴,同時也是文人雅士對超凡脫俗的精神境界的一種理解。 蘇軾有詩形容沉香燃燒時的樣子:“豈若炷微火,縈煙裊清歌。” 周邦彥也在《蘇幕遮·燎沉香》中寫道:“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   

明清生活用品玩件大量採用沉香 到了明清時期,隨著生產力和運輸力不斷發展,沉香的開采和使用量也不斷增加。沉香開始被各個階層大量使用,專家說,明清時期的沉香使用達到了最繁榮的階段:從皇帝的飾品,到貴冑的玩件、權臣的朝珠,再到富豪所用的線香、塔香、香囊、香帶等。也是在這個時期對沉香的開發到達頂點,以海南、雲南、兩廣為主產地的國內沉香開始稀缺匱乏。 鴉片戰爭和提倡西學是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一個斷點。它從社會人文和歷史傳統等多方面對許多國學造成巨大的衝擊。香文化也在此時受到了巨大的影響。 專家認為,中國社會對沉香的理解從鴉片戰爭時期開始斷層,由於戰亂和大量的財富外流,精緻高雅的沉香逐漸淡出世人的生活。中國的香文化由此開始沒落。   

現代沉香市場價格飆升 中國香文化在唐朝時便傳入日本,沉香文化在明朝時傳入日本,在日本逐漸發展成為現代日本香道。後來日本香道率先被中國台灣所接受,又從中國台灣進入中國大陸。 國人對於沉香的價值缺乏認識,大量沉香資源在20世紀中後期被日本和台灣商人以囤買的形式採購。國人雖一直保留著沉香入藥的習慣,但使用的多是品級較低的香料。在文化上,香席活動漸漸消失,國內沉香勢弱,包括越南、老撾、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家的沉香幾經輾轉後,大量流入國內。中國傳統的沉香文化體係也受到日本香道的影響,原本用於品香論道、抒胸明志的中國香席被以精緻禮儀為表現形式的日本香道所替代。同時與沈香有關的知識體係也多以日本體係為主,其中包括等級劃分、命名、產地等。 進入21世紀後,特別是近年來,沉香的市場價格瘋狂飆升。拋開眾多商業因素,主要原因在於沉香資源匱乏,尤其是代表中國傳統沉香文化的國內沉香,幾乎被開採殆盡,剩餘部分也因受到國家保護而禁止開採。 另外,香文化再次被世人關注也使沉香作為“香料之王”的文化價值得到進一步提升。 沉香文化到了現代,簡單地變成了一種收藏投資品,受到世人廣泛關注。   與世無爭的姿態   厚積薄發的幽香 關於沉香的故事很多,從古至今,人們為什麼那麼奉崇沉香,除了沉香的物質功能價值,還因為沈香的身上散發的品格魅力。或許,人們看待沉香已不僅僅停留在物質上,可能已經上升到一種精神層面的領悟。此處採拮兩個小故事,用以說明沉香的品格和魅力所在。  

 故事一?? 有一位對香文化研究頗深的老者,一次他從廣東高價買回兩塊沉香,因忘帶鑰匙,加上攜帶不便,便將其中較大的一塊香材擱置在辦公室門口,自己離開取鑰匙。期間又發生一些事,他匆忙於其中,良久後才想起那塊沉香還丟在門口。朋友深知辦公室門口人來人往,生怕沉香已被人順手牽羊拿走,便急忙回去取香,到了辦公室門口才發現,那塊香材還是好好地放在那裡,連位置也沒有被人移動過。 一塊價值堪比黃金的沉香被丟在門口卻無人問津,這個故事成為笑談。專家表示,沉香樸實無華的外表往往掩蓋了其內在的價值,低調、內斂是沉香的魅力所在。   故事二?? 從前,有一個富翁父親,非常疼愛自己的兒子,他為自己的兒子建造了一艘大船,希望兒子能遊歷四海,領悟大道。 富翁的兒子駕著大船來到大洋外一個島上,他在島上發現了一種神奇的木頭,這種木頭入水能沉,並且會散發出一種優雅的香味。富翁的兒子非常高興,用船裝了很多回家。回到家後,富翁的兒子拉著一大車這種木頭來到市集,希望能把這些木頭賣一個好價錢。但是他卻失望地發現,人們根本對他的木頭毫無興趣。而旁邊賣木炭的小販卻很快將一大車木炭賣光了。

富翁的兒子非常生氣,一怒之下將一車木頭全部燒成木炭,第二天拉著木炭去市集叫賣,於是他的木炭很快賣光。他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的父親,沒想到富翁聽後淚流滿面。原來,他為兒子感到傷心,因為他知道兒子拉回來的一車木頭並不是朽木,而是一種價值連城的香料,叫做沉香。

沒有人可以完全解釋清楚一塊沉香是如何演變成現有的樣子,它的外表顯得簡陋、粗糙,但卻蘊含豐富的內在。它無可替代的藥用價值,獨一無二的清幽香味,完完全全隱藏在它那樸實無華的外表之下。然而不懂它的人,草芥視之則與價值連城的沉香失之交臂。 香事如人事,有些人表面華麗吸睛,卻腹中草莽,華而不實,專幹損人利己之事;有些人樸實無華,從不炫耀,卻厚積薄發,於人於事有利無害。沉香給予人在精神層面的啟示,其價值或許就在這裡,有氣度的人往往從不輕易顯山露水,只在關鍵的時候才顯出他的分量。人的修養是一輩子的事,正如香的形成要經過成百上千年。   

國內沉香品類   莞香 莞香原本是指東莞附近所產沉香,現在多指產自廣東省的沉香。廣東省一直以來都有使用沉香的習慣,

並且自古就把香農作為一種職業。 “香農”指的是以採香為業,靠賣香收入維持生活的人。 莞香的主要產地有東莞地區、惠州地區、深圳南部地區、香港地區、汕尾等。除香港地區外,現在廣東已經很難找到野生的沉香資源。 莞香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清甜味,特別是在燃燒之後,香氣十分甜蜜清幽,芬芳宜人,尤其是香港、深圳產區所產沉香會帶有特有的花香型氣味。莞香在上爐熏香後會散發出濃郁的果仁香味,且發香時間十分長。野生莞香如今已十分罕見,很難找到結油密實的大塊香體,結香多以板頭狀為主,黃油、黑油均有。在惠州產區、深圳產區與香港產區均產有棋楠。莞香棋楠初香辛、麻、涼,本香甜涼清幽,尾香轉為濃郁的果仁香氣。   

瓊香 瓊香指的是海南地區所產沉香,多產於海南中部山區,最負盛名的產區為海南五指山產區,其中又以尖峰嶺和霸王嶺所產沉香最為出眾。 海南沉香的香味與莞香類似,燃燒後的清幽甜蜜之感加以熏香時馥郁的堅果香味。與莞香相比,香味的擴散力則略有不足。也有專家指出,其實海南沉香也是莞香一脈,同屬於莞香。   

廣西、雲南沉香 廣西、雲南地區亦產有沉香,但現在市面上並不多見。從香氣上講,這類沉香也以甜味為主,上爐熏燒轉入本香及尾香後,會有果仁香伴隨,其中品質優良者會帶有淡淡的藥香味。   撰文(除署名外):劉丹哲   編輯統籌:李 勁 《沉香周刊》由南方日報社與廣東省沉香協會主辦   總指揮:張東明 王更輝 劉東曉   
總策劃:王垂林 劉海燕 總統籌:郎國華陳志譚仕龍張翼飛 執行:袁丁陳麗芳裴敏慧鬱石劉艷輝陳明環鍾浩明劉丹哲王瑜潘航 來源:http://www.gznet.com/news/jypd/201409/t20140903_1659271.html